【丰收新希望】郑红37甘薯:黄淮海地区春夏季的甘薯新星

2025-04-13 06:12:57 发布

在黄淮海生态区的河南地区,春夏季的田野里,一种名为“郑红37”的甘薯品种正成为农民的新宠。这个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培育的新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和独特的品质,为当地农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郑红37甘薯,登记编号GPD甘薯(2025)410012,是一种中熟的鲜食类型品种,生育期大约120天。它的植株生长习性匍匐,蔓长中等,基部分枝平均达到10.60个,无裂片品种心形,茎顶芽相对位置凹,叶色中等绿。薯块呈纺锤形,薯皮中等红色,薯肉中等黄色,萌芽数量多且一致性好,结薯习性集中。

在产量上,郑红37表现不俗。第1生长周期亩产2735.1千克,比对照普薯32增产14.45%;第2生长周期亩产2774.2千克,比对照普薯32增产3.63%。尽管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略有下降,但这并不影响其作为鲜食甘薯的吸引力。

郑红37的营养成分丰富,烘干率为23.30%,淀粉率为14.39%,粗蛋白1.08%,还原糖1.06%,可溶糖3.08%,胡萝卜素0.54毫克/100克,粗纤维0.60%,食味软甜。它还具有抗根腐病的特性,抗旱耐瘠性强,但对黑斑病、茎线虫病、蔓割病和薯瘟病较为敏感,因此在种植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控这些病害。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培育健康种苗、底肥以腐熟农家肥或成品有机肥为主、膜下滴灌栽培、控制旺长和注意病虫害防控。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为黄淮海生态区河南地区春、夏季。

郑红37甘薯,以其高产、优质和抗病性,成为了黄淮海地区农民的新选择,为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