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川羊肚菌2号”:四川的美味秘密

2024-12-13 03:22:49 发布

在四川的山川之间,隐藏着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川羊肚菌2号”。这种独特的菌菇,由四川川野食品有限公司与德阳市食用菌专家大院联合培育,源自阿坝州小金县新格乡的高羊肚菌,经过十余年的精心驯化研究,终于形成了这一新菌株。

“川羊肚菌2号”以其独特的外观和生长特性脱颖而出。它的子囊果中等大小,高度可达8至15厘米,盖部高3至12厘米,粗2.5至5厘米,形状长形至近圆锥形,黄褐色的外表由近放射状的长条棱形成蜂窝状,柄长5至12厘米,粗2至4厘米,近白色,被细颗粒或粉粒覆盖,空心,与野生状态基本一致。

作为一种典型的腐生真菌,“川羊肚菌2号”的菌丝多在腐熟培养基上生长,属于偏低温型真菌。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2℃至21℃,最适温度为15℃至18℃。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3℃至27℃,最适温度为15℃至21℃。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为10℃至20℃,最适温度为12℃至18℃。菌丝体适宜的酸碱度范围为PH4至9,最适酸碱度为PH5至8。从接种到出菇的生育期约为120天。

在产量表现上,“川羊肚菌2号”同样令人瞩目。经过2007年至2011年连续五年在崇州和绵阳两个试点的多点试验,平均亩产量达到130公斤。

栽培“川羊肚菌2号”需要特别注意菌丝体的培养基选择。菌丝体在棉籽壳发酵料培养基和麦粒+发酵牛粪粉培养基上能够萌发、生长,且在后者上生长更为良好。播种时间为10月下旬,40天左右后播种伴生菌。保持土壤湿度,沿厢拱架盖遮阳网,既可遮阳又可防止雨水冲刷菌床。

适宜种植“川羊肚菌2号”的地区广泛,全省大部分地区在环境温度10℃至20℃时都可进行生产。这种菌菇不仅丰富了四川的食用菌种类,也为当地农业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川羊肚菌2号”,不仅是四川的美味秘密,更是农业科技与自然馈赠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