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糯3000:重庆市农科院的玉米新宠,品质与产量的双重突破

2024-08-05 04:06:55 发布

在重庆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渝糯3000”的玉米品种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由重庆市农科院玉米所精心培育,这个品种以其独特的特性和优异的表现,成为当地农业的新亮点。

“渝糯3000”是一种中熟杂交糯玉米,拥有品种审定编号渝审玉2008005。它源自A505与S181的完美结合,展现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生长特性。在3000株/亩的种植密度下,从出苗到成熟仅需97.2天,株高达到212厘米,穗位高82厘米,叶片深绿,株型半紧凑,花药和颖壳的颜色搭配,为田间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

更让人称赞的是它的果穗,平均长度17.9厘米,穗行数16.3行,每行平均33.9粒,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糯质硬粒型,百粒鲜重高达28.7克。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渝糯3000”的高产潜力,也预示着它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品质上,“渝糯3000”同样表现出色。籽粒含有11.86%的粗蛋白,5.45%的粗脂肪,以及68.88%的粗淀粉,其中支链淀粉占比高达97.44%。赖氨酸含量为0.31%,食味品质考察评分在2006至2007年平均达到88.5分,比渝糯7号高出3.5分,这无疑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优质的选择。

抗性方面,“渝糯3000”在人工接种鉴定中表现出中抗大小斑病、纹枯病,抗茎腐病,但对丝黑穗病敏感,高感玉米螟。这要求种植者在栽培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治这些病虫害。

产量表现上,“渝糯3000”在两年区试中平均亩产鲜穗716.7公斤,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7.59%;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鲜穗770.1公斤,增产7.25%。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渝糯3000”的高产性能。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适宜在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春播以3月上中旬为宜,秋播则需保证鲜穗采收期气温在18度以上。种植时需注意隔离,以防串粉影响品质,亩植密度建议在3200至3500株之间。施肥方面,建议有机肥与无机肥搭配使用,磷、钾肥作为基肥,氮肥30%作为底肥,70%在拔节期和穗期作为追肥。

“渝糯3000”,不仅仅是一个品种的名称,它代表了重庆市农科院对农业科技的不懈追求和对品质生活的承诺。选择“渝糯3000”,就是选择了健康、高产与美味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