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粳5号:新疆农业科学院的高产水稻新品种

2024-07-24 02:07:51

在中国广袤的田野上,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培育出了一种新型水稻——粮粳5号。这不仅仅是一个品种的名称,它代表了农业科技的一次飞跃,为东北、西北晚熟稻区的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粮粳5号,一个拥有国审稻2010052编号的水稻品种,它的诞生是多亲本聚合杂交的结果,融合了V20、越光、京香2号、恢73-28等优良基因。这使得它在生长周期、产量、抗病性等方面表现出色。全生育期平均为157.9天,比传统的秋光品种早熟1.1天,这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时间灵活性。

在田间,粮粳5号的植株平均身高达到102.4厘米,每穗能结出125.6粒稻谷,结实率高达80.5%。这意味着更多的稻谷能转化为粮食,为农民带来更高的产量。而千粒重26.3克的重量,更是确保了稻谷的饱满和重量。

虽然粮粳5号的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为3.9,属于中感稻瘟病,但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在米质方面,粮粳5号的整精米率达到59.4%,垩白粒率34.5%,垩白度2.2%,胶稠度8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8%,这些指标都显示出其米质的稳定性和食用性。

在产量表现上,粮粳5号更是不容小觑。2008年和2009年的区域试验显示,其平均亩产分别为722.6千克和701.4千克,均比秋光品种增产超过12%。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638.2千克,增产11.8%,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粮粳5号的高产特性。

种植粮粳5号,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栽培技术。从育秧开始,就要确保种子的质量和健康,通过晒种和消毒来预防病害。移栽时,要控制好秧龄和密度,确保每亩有1.8万株,每穴5至6苗。肥水管理上,要合理分配底肥和追肥,保证稻苗的健康成长。同时,要注意防治稻曲病和稻瘟病,确保稻穗的健康。

经过严格的审定,粮粳5号已经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并已通过审定。它不仅产量高,而且熟期适中,适合在多个稻区种植,包括吉林、辽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北疆沿天山稻区和南疆、河北北部及内蒙古赤峰稻区。粮粳5号,正以其优异的表现,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