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如何破解市场冷、企业难的窘境?

2024-06-24 12:25:53

随着智慧养老的兴起,科技正逐步融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旨在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并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然而,尽管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列为重点,智慧养老产业仍面临市场反应冷淡和企业经营困难的双重挑战。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平安社区老年大学,老人们通过智慧课堂学习新知;在浙江湖州的寓健颐养中心,数字化设备助老人进行康复测试;山东东营的玉景社区内,智能体检一体机让老人自助查体。这些智能设备,如监测心率的床垫、警报水表、防走失腕表,都是科技在养老服务中的体现。

但智慧养老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设备的有效性、灵敏度以及老人的消费观念都是推广过程中的难题。例如,北京市西城区的家庭养老床位项目,虽然签约服务人数众多,但实际服务人数有所减少,部分原因是老人对于超出政府补贴范围的额外服务支付意愿不高。

此外,智慧养老服务的另一模式——医疗界的“外卖”服务,也在湖南长沙等地推行。老人或其子女可以通过App或公众号下单,享受医生、护士、康复师上门服务。这种服务模式虽然方便,但如何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仍是一大挑战。

政府在智慧养老服务中扮演着桥梁的角色,如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建立的“政府—企业—个人”模式,通过智慧养老平台,老人可以享受到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然而,智慧养老服务的大面积推广仍面临设备技术、市场接受度等多方面的挑战。

专家指出,要破除智慧养老产业的窘境,需要社会资源的充分协调,包括技术研发、市场调研、服务整合等。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推进,也将为养老服务市场带来积极影响。

智慧健康养老的未来发展,依赖于技术的进步、服务的创新以及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智慧养老有望实现更广泛的应用,为老年人带来更加舒适和安全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