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兔黄尿病:如何识别与有效治疗?
2024-06-27 06:15:03 发布
仔兔黄尿病,一种急性肠炎,常见于2至15日龄的幼兔,常导致整窝幼兔同时发病。病症初现时,幼兔尾巴和肛门周围的毛发会因粪便污染而变黄,而非尿液。病兔母亲可能因乳房炎而拒绝哺乳,导致幼兔感染,出现腹泻、黄色尿样稀粪等症状,粪便带有腥臭味,且幼兔会逐渐消瘦、昏迷,甚至出现皮肤脓疱。
治疗方面,首先应避免病兔摄入患有乳房炎的母兔乳汁。对于体质较好的幼兔,可通过皮下注射青霉素或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每天两次,持续2至3天。青霉素的剂量为每次5万至10万单位,肌肉注射。庆大霉素则可通过口腔滴入,每次1毫升,每天3至4次。此外,可以每天1至2次滴喂青霉素,每次1至2滴。对于脱水严重的幼兔,可补充葡萄糖生理盐水,每次2毫升,每日3次。同时,可使用白糖和乳酶生混合液,通过无针头注射器滴注于幼兔口角内,每次4至5滴,每日3至4次。喂药时,使用针管连接软管,确保药物直接进入幼兔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