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原85:黄淮海地区旱稻种植的新星

2024-07-28 02:38:29 发布

在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天津市原种场培育出了一种新型粳型常规旱稻——津原85。它不仅在2005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审定,更以其卓越的表现在农业生产中赢得了广泛的关注。

丰产性与稳产性:津原85在黄淮海地区作为麦茬旱稻种植,全生育期为118天,相较于对照旱稻277稍晚熟,但产量表现却极为出色。2006年和2007年的区域试验显示,其平均亩产分别为312.5千克和326.9千克,连续两年比对照旱稻277增产超过10%。2008年的生产试验中,其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350.8千克,再次证明了其稳产性。

抗旱性与抗病性:津原85不仅在产量上表现优异,其抗旱性也达到了5级,这意味着在干旱条件下,它依然能够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同时,它还具有中抗叶瘟和穗颈瘟的特性,这为农民减少了因病害而造成的损失。

米质优良:津原85的米质也是其亮点之一。其整精米率达到了66.1%,垩白米率仅为10.5%,垩白度为1.0%,直链淀粉含量为14.4%,胶稠度为84毫米。这些指标均表明津原85的米质较优,适合加工和食用。

栽培技术要点:为了确保津原85的高产,以下几点栽培技术是关键:

1. 播种:在黄淮地区,适宜的播种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前,可以通过种子包衣或撒毒土来预防地下害虫。播种量为每亩5~7千克,播种深度为2厘米。

2. 除草:使用旱稻田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或茎叶处理,并及时进行人工除草。

3. 肥水管理:施用氮、磷、钾肥以及硅、锌全量基肥,并在孕穗、灌浆期注意补水。

4. 病虫防治:在拔节前后和始穗前后,注意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及纹枯病等,同时在始穗期兼防稻曲病。

审定意见:津原85以其丰产性、稳产性、抗旱性、抗病性以及优质米质,被认为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它特别适宜在河南省、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的黄淮流域和陕西省汉中稻区作为夏播旱稻种植。

津原85的出现,为黄淮海地区的旱稻种植带来了新的选择,有望在提高产量和保证粮食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