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狂犬病:春季猪场的隐形杀手,如何有效防控?

2024-10-21 10:00:01 发布

伪狂犬病,一种春季高发的急性传染病,对猪场构成了严重威胁。它主要表现为家畜发热、奇痒(猪除外)和脑脊髓炎,尤其在春季和产仔高峰期,猪舍内的母猪首先受到侵袭,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临床症状多样,从仔猪的眼眶发红、体温升高到成年猪的轻微症状,无不显示着这种病毒的致命性。特别是15日龄以内的仔猪,一旦出现神经症状,几乎无一幸免。而母猪则可能遭受厌食、便秘、震颤等困扰,甚至影响繁殖能力。

面对这一疾病,虽然目前没有特效药物,但通过注射高免血清和中药制剂,可以为病猪提供一定的治疗支持。同时,紧急免疫接种也是对未发病受威胁猪的有效保护措施。

预防措施至关重要。首先,新引进的猪必须经过严格的检疫和隔离观察,确保无病毒携带。其次,种猪和育肥猪定期接种疫苗,以建立群体免疫屏障。此外,猪场的消毒和灭鼠工作也不可忽视,它们是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的关键环节。

伪狂犬病的防控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养殖户的持续关注和科学管理。通过综合防治措施,我们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保障猪只健康,维护养殖业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