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油杂1号:高效油菜新选择,秋季播种的丰收秘诀
沪油杂1号,这一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油菜新品种,以其卓越的性状和产量表现,成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种植的新宠。作为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种,沪油杂1号以其独特的生长习性和抗病能力,为农民朋友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在全生育期内,沪油杂1号展现出了比传统品种更强的生长力。幼苗半直立,叶色淡绿,裂叶2对,叶缘锯齿状,带有腊粉和刺毛,这些特征使得植株在生长过程中更加健壮。花瓣椭圆形,淡黄色,开花状态侧叠,株高160厘米,分枝部位4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9个,二次有效分枝约4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40个,每角果粒数21粒,千粒重约3.8克。种子黑褐色,分枝类型为中(匀)生分枝,芥酸含量0.33%,硫苷含量23.96微摩尔/克,含油量高达41.58%。
沪油杂1号不仅在产量上表现出色,其抗病性和抗倒性也相当突出。高抗菌核、病毒病,抗倒性强,虽然抗寒性和抗裂荚性一般,但在适宜的栽培管理下,这些弱点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在两个生长周期中,沪油杂1号的亩产分别达到了182.98千克和168.53千克,比对照皖油14分别增产8.19%和10.59%。
栽培沪油杂1号,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技术要点。首先,9月20日至25日是适宜的播种期,秧田与大田的比例应为1:6。在三片真叶期,喷施150ppm的多效唑或18ppm烯效唑,以培育壮秧。其次,移栽期以11月上旬为宜,矮壮苗早栽情况下以7500株/亩为宜,一般以9000株/亩为宜。科学施肥,重施基肥或随根肥,早施苗肥和腊肥,严格控制苔肥,巧施花角肥,春前和春后用肥比为4:1。此外,深沟高畦,及时清理沟渠,三沟配套,保持排水畅通,减少湿害。在油菜苗期和越冬期做好蚜虫和菜青虫的防治工作,初花期和盛花期做好菌核病的防治工作,并加施硼肥以提高结果率。
沪油杂1号适宜在湖北、湖南、江西、上海、浙江、安徽和江苏地区秋季播种。虽然前期生长量较小,但通过重施基肥和苗肥可以促进生长。尽管该品种抗(耐)菌核病性较对照中油杂2号和皖油14略强,但在初花期和盛花期仍需防治菌核病。
综上所述,沪油杂1号以其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特点,成为了油菜种植的新选择。正确掌握栽培技术要点,沪油杂1号将为您带来秋季播种的丰收秘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