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地区夏大豆新宠——冀豆32,高油高产新选择
在黄淮海地区,大豆种植户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油高产品种——冀豆32。这个品种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油分含量,成为了夏大豆种植的新选择。
冀豆32的生育期平均为102天,相较于对照品种冀豆12稍晚成熟,但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使得植株更加紧凑,便于管理和收获。株高约97.4厘米,主茎节数达到17.2节,有效分枝平均2.0个,底荚高度15.9厘米,保证了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每株有效荚数达到42.7个,单株粒数105.5粒,单株粒重17.4克,百粒重15.2克,这些数据表明冀豆32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
冀豆32的叶片呈卵圆形,花朵为白色,覆盖着棕色的绒毛,籽粒为椭圆形,种皮黄色且微光,种脐为黑色。在抗病性方面,冀豆32对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表现出中抗性,对7号株系中感,但对胞囊线虫病2号生理小种高感,因此在种植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治胞囊线虫病。籽粒的粗蛋白含量为37.31%,粗脂肪含量达到23.00%,这使得冀豆32成为了一个高油型品种。
在产量表现上,冀豆32在2019至2020年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208.0千克,比对照冀豆12增产5.1%。2021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226.4千克,比对照增产9.0%,显示出了其出色的增产能力。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播种,建议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进行,条播行距保持在40-50厘米,亩留苗密度为15000株。在花荚期和鼓粒期,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以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同时,要及时防治病虫害,特别是在结荚初期,可以喷施吡虫啉、氰戊菊酯(单用或混用)或虱脲+虫螨腈防治点蜂缘蝽。
经过国家审定,冀豆32符合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中部和东南部、山东北部地区夏播种植。冀豆32以其高油分、高产量和良好的抗病性,成为了黄淮海地区夏大豆种植的新宠,为种植户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和更高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