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薯11号:甘肃农科院培育的高产抗病马铃薯新品种
在甘肃省,马铃薯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当地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种由甘肃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新品种——陇薯11号。这个品种以其卓越的产量和抗病能力,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陇薯11号的诞生源于一次精心的杂交选育,母本L9712-2和父本远杂22的结合,孕育出了原代号L0323-13的陇薯11号。这个品种的植株直立,株高在55-65厘米之间,茎叶均为绿色,花冠洁白,且不会产生天然结实。它的薯块呈圆形,皮色黄亮,肉质金黄,芽眼深浅适中,皮上有细微的网纹,既美观又实用。
陇薯11号的内在品质同样令人称赞。薯块中含有丰富的干物质、淀粉、粗蛋白和维生素C,其中干物质含量高达23.7%,淀粉含量为18.68%,粗蛋白含量为3.16%,维生素C含量为14.42毫克/100克,还原糖含量为0.162%,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得陇薯11号的食味上乘。
在产量方面,陇薯11号同样表现出色。在2009-2010年的甘肃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中,陇薯11号的平均亩产达到了1349.9公斤,比对照品种陇薯6号增产48.3%。2011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1589.7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11.9%。
陇薯11号的生长周期大约为124天,它不仅产量高,还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特别是对抗晚疫病和卷叶病毒病有着良好的田间抗性。栽培陇薯11号时,建议在4月上、中旬播种,根据不同的土地条件,密度控制在3500-4000穴/亩,旱薄地则为2500-3000穴/亩。在生长后期,还需要注意加强晚疫病的防治工作。
适宜种植陇薯11号的地区包括甘肃省的永登、临夏、渭源、安定区、静宁、张家川等旱地。陇薯11号以其高产、抗病、优质的特性,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的新选择,也为甘肃省的马铃薯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