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薯18号:华北马铃薯新希望,增产抗病两不误
在广阔的华北平原上,一种新的马铃薯品种——中薯18号,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表现,成为农民的新宠。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精心培育的这一品种,以其国审薯2014001的审定编号,正式亮相于农业舞台。
中薯18号,一个中晚熟的鲜食品种,从播种到收获仅需99天。它的株型直立,生长势旺盛,茎部呈现出绿色并带有褐色,叶片深绿,紫色的花冠在田间显得格外醒目。它的天然结实能力较弱,但匍匐茎短,薯块呈长圆形,淡黄的皮色和肉色,芽眼浅,使得它的外观十分吸引人。
在产量上,中薯18号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在2011至2012年的国家马铃薯中晚熟华北组品种区域试验中,它的块茎亩产分别达到了2297千克和2123千克,比对照品种紫花白增产16.6%和16.2%。2013年的生产试验中,亩产2048千克,比对照增产6.8%,两年平均亩产2210千克,比对照增产16.4%。
除了产量,中薯18号在抗病性上也有出色的表现。它对轻花叶病毒病和重花叶病毒病具有抗性,虽然对晚疫病敏感,但其田间鉴定显示,其抗性高于对照品种紫花白。此外,它的块茎品质也非常优秀,淀粉含量15.5%,干物质含量23.7%,还原糖含量0.43%,粗蛋白含量2.34%,维生素C含量高达17.3毫克/100克鲜薯。
栽培中薯18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华北地区适宜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并在播前进行催芽处理。亩保苗数量应在3500至4500株之间。在施肥方面,应适当增加有机肥和钾肥的使用,并合理增施化肥。同时,要注意及时防治晚疫病,以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经过国家审定,中薯18号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中部等华北一季作区种植。它的出现,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增产的希望,也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薯18号,正以其卓越的品质和表现,成为华北马铃薯种植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