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翠酥梨:湖北农业科技的结晶,脆甜多汁的美味果实
在湖北省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金翠酥的梨品种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卓越的品质脱颖而出。金翠酥梨,登记编号GPD梨(2024)420006,是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和湖北洪山实验室共同培育的砂梨品种,凝聚了胡红菊、范净、陈启亮、杨晓平、张靖国、杜威等育种专家的辛勤劳动和智慧。
金翠酥梨以其鲜食和加工用途而闻名,其生长周期从3月上旬的花芽萌动到7月中旬的果实成熟,历时118天。这种梨树的树势中等,枝条半直立,一年生枝条呈黄褐色,长度和粗度分别为93.65厘米和0.82厘米。嫩叶呈红色,叶片卵圆形,大小适中。花朵白色,花药紫红色,花瓣数量为5.30个,柱头位置低于花药,雌蕊5.15个,雄蕊26个,每个花序平均有4.55朵花。
果实呈圆形,纵径和横径分别为7.76厘米和7.86厘米,果皮底色为绿色,果肉乳白色,口感脆而质地细腻,果汁丰富。金翠酥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7%,可滴定酸含量为0.21%,平均单果重268克,果肉硬度达到60.24牛/平方厘米。这种梨不仅口感上佳,还具有抗梨黑斑病和梨黑星病的能力,对梨轮纹病和梨腐烂病也有中等抗性,适应湖北省砂梨产区的高温高湿气候。
在产量方面,金翠酥梨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第1生长周期亩产达到2099.9千克,比对照品种湘南增产4.55%;第2生长周期亩产2166.3千克,比对照湘南增产5.24%。
栽培金翠酥梨时,需要遵循一系列技术要点。首先,高标准建园,定植前进行土壤改良,施足有机肥,抬高栽植,行带高出地面30厘米。株行距应为(1.5~2)米×(4~5)米,并按(4~5)︰1的比例配置2个以上授粉品种。树形宜采用倒伞形或圆柱形,对幼树修剪宜轻,少短截,拉枝、摘心,促进成形;修剪以疏为主,保持枝条单轴延伸。此外,要严格疏花疏果,在谢花后15~20天开始疏果,每25厘米留1个果,盛果期产量控制在2500千克/亩以下。行间生草,高温干旱季节进行树盘覆盖,秋季重施基肥。8月至9月注意灌水防干旱。对于梨树的主要病虫害,如梨黑斑病、梨炭疽病、梨木虱、梨瘿蚊、梨小食心虫等,应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科学使用化学农药,有效控制病虫害,预防返青返花和早期落叶。
金翠酥梨适宜在湖北砂梨生态区秋季落叶后种植,生产上要合理疏果,注意果树的整体负载量,以确保果实的品质和产量。这种梨不仅是湖北农业科技的结晶,也是消费者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