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优772:福建省稻农的新希望

2025-04-24 05:08:33 发布

在福建省的广阔田野上,一种名为广优772的水稻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稳定的产量表现,成为当地稻农的新宠。广优772是由福建禾丰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共同培育的杂交稻品种,其品种来源为广抗13A与福恢772的完美结合。

广优772的全生育期平均为143.3天,相较于对照品种II优明86稍晚成熟,但这种迟熟带来的是更加丰富的穗粒和更高的产量。在两年的区试中,广优772的平均产量达到了每亩629.20公斤和652.38公斤,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8.79%和12.72%,显示出其显著的增产潜力。2014年的生产试验中,广优772的平均亩产为624.21公斤,再次比对照增产7.83%。

在特征特性上,广优772以其群体整齐、株型适中、分蘖能力强、穗大粒多和后期转色好而著称。每亩有效穗数达到13.5万,株高131.0厘米,穗长25.9厘米,每穗总粒数172.2粒,结实率高达87.22%,千粒重31.8克。尽管稻瘟病抗性鉴定为中感,但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可以有效控制病害发生。

在米质方面,广优772的表现也相当不俗。糙米率81.9%,精米率73.0%,整精米率37.4%,粒长7.5毫米,长宽比3.1,垩白粒率81%,垩白度14.3%,透明度2级,碱消值5.2级,胶稠度8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8%,蛋白质含量8.5%,这些数据表明广优772的米质达到了一般水平,适合日常食用。

栽培技术要点上,广优772适宜作为中稻种植,秧龄控制在25至30天。插植密度为18厘米×20厘米,丛插1至2粒谷。施肥方面,亩施纯氮1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0.6:1.0,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比例为5:3:1:1。在水分管理上,采取浅水促蘖、适时烤田、有水抽穗、湿润灌浆、后期干湿交替的方法,以保证植株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广优772以其高产、稳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成为了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中稻种植的理想选择。通过精心的栽培和科学的管理,广优772有望为福建省的稻农带来更加丰硕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