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鉴111:旱地农业的希望之种
2025-05-12 05:38:39 发布
在甘肃省的广阔旱地中,一种名为“陇鉴111”的小麦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表现,为当地农业带来新的希望。这一品种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精心培育,以其强冬性和紧凑株型,成为旱地农业的佼佼者。
陇鉴111的株高约95厘米,叶片绿色,穗形纺锤,长芒白壳,穗长8.6厘米,每穗平均含有36粒籽粒。这些籽粒椭圆形,红色,千粒重达到35.5克,显示出其良好的结实能力。更值得一提的是,陇鉴111的容重高达798克/升,粗蛋白含量为15.82%,湿面筋含量为33.2%,沉淀值为41.8毫升,这些指标均显示了其优良的品质。
在抗病性方面,陇鉴111同样表现出色。经过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在苗期对混合菌表现感病,但在成株期对多种条锈病表现出免疫,这大大降低了病害对产量的影响。
产量表现上,陇鉴111在2013至2015年的甘肃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314.3公斤,比对照品种陇育4号增产5.2%;在2015至2016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360.2公斤,比对照增产8.2%,这一成绩令人瞩目。
栽培陇鉴111时,建议在9月下旬播种,亩保苗22万,底肥施用农家肥4000至5000公斤,尿素8至12.5公斤,过磷酸钙80至100公斤(或磷酸二铵10至15公斤)。在返青前,还需追施返青肥5至8公斤,以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
陇鉴111适宜在甘肃省陇东冬麦旱地品种类型区种植,其出色的表现和适应性,无疑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高产量、高品质的小麦种植选择。随着陇鉴111的推广种植,甘肃省的旱地农业有望迎来新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