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旱207:河南科技学院培育的半冬性早熟小麦新品种

2024-07-24 02:53:32 发布

在河南省的广阔田野上,一种名为“百旱207”的小麦新品种正在引起农民们的广泛关注。由河南科技学院的育种团队欧行奇、马爱军等专家精心培育,这款小麦以其半冬性早熟的特性,为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希望。

百旱207的全生育期为226.2至229.8天,幼苗生长半匍匐,叶片宽大,叶色深绿,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尽管分蘖力较弱,成穗数偏少,但其株型半松散,株高适中,茎秆粗壮,具有出色的抗倒伏能力。长方型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熟相良好,是其显著的外在特征。

在产量构成上,百旱207表现不俗,平均亩穗数可达30.2至34.3万,穗粒数36至39.2粒,千粒重45至47.9克。经过连续三年的区域试验,百旱207在河南省旱地组的产量表现尤为突出,2013至2014年度增产点率达到63.6%,平均亩产388.4公斤,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3.3%;2014至2015年度增产点率更是高达81.8%,平均亩产435.1公斤,增产8.1%,差异显著。

然而,百旱207的抗旱性较弱,抗旱级别为4级,这要求农民在种植时需特别注意水分管理。抗病性方面,百旱207对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表现为中感,而对赤霉病则表现为高感,因此在田间管理上需要特别加强赤霉病及蚜虫的防治。

品质分析显示,百旱207的蛋白质含量在14.68%至13.62%之间,容重稳定在812g/L至814g/L,湿面筋含量在28.2%至27.2%之间,这些指标均显示出其良好的面粉加工品质。

在栽培技术方面,百旱207的适宜播期为10月5日至20日,亩播量8至15公斤,若延期播种,需根据播种时间适当增加播量。田间管理要精细整地,施足底肥,并在抽穗至扬花期进行“一喷三防”,重点防治赤霉病及蚜虫,以确保丰收。

经过严格的审定流程,百旱207已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并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省丘陵及旱肥地麦区种植。这款小麦新品种,以其早熟、高产、优质的特性,有望成为干旱地区农民的新宠,为提高当地小麦产量和品质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