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疆农业的新星——新陆中34号棉花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广袤田野中,一种名为“新陆中34号”的棉花品种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它的优良特性,更是因为它背后所代表的农业科技的进步。
新陆中34号,一个由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非转基因早中熟常规品种,自2007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以来,已经在西北内陆早中熟棉区展现出了它的卓越表现。它的生育期大约为140天,从出苗到成熟,每一步都显得稳健而有序。这种棉花的株型松散,株高适中,茎秆粗壮,叶片深绿,第一果枝节位较低,单株结铃数量适中,铃形卵圆,吐絮顺畅,单铃重约5.8克,子指10.0克,衣分达到42.6%,霜前花率高达93.9%。
新陆中34号的纤维品质同样令人瞩目。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为29.5毫米,断裂比强度为31.2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为4.2,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纤维的强度和均匀性。此外,其断裂伸长率为6.5%,反射率为78.5%,黄色深度为8.1,整齐度指数为85.51%,纺纱均匀性指数为156,这些数据都表明了新陆中34号在纺织工业中的潜在价值。
在产量方面,新陆中34号同样表现出色。2005-2006年的区域试验显示,其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的亩产分别为335.0千克、138.9千克和130.1千克,均比对照品种中棉所35有所增产。而在2007年的生产试验中,这些数字更是分别达到了399.4千克、179.1千克和166.5千克,增产幅度分别达到了10.2%、13.5%和15.1%。
为了确保新陆中34号的高产和优质,栽培技术要点也非常重要。建议在4月中旬进行地膜覆盖播种,每亩种植密度为15000株。在施肥方面,要施足基肥,并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比例。灌溉方面,建议在6月20日左右开始灌第1水,全生育期灌水4~5次,8月下旬停水。同时,全程化控也是关键,从苗期开始,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和花铃期,都要适时使用缩节胺进行化控。对于病虫害的防治,要及时采取措施,如铲埂灭蛹、黑光灯诱杀等,以保护棉花的健康生长。
虽然新陆中34号对枯萎病有较强的抗性,但对黄萎病和棉铃虫的抗性较弱,因此在这些病害重病地不宜种植。然而,综合考虑其产量和品质,新陆中34号无疑是新疆南疆早中熟棉区的理想选择。它不仅代表了新疆农业科技的成果,更是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