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的防治策略,您了解多少?
2024-06-28 18:25:50 发布
猪皮炎肾病综合征是一种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II)引发的疾病,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除了PCV-II,蓝耳病毒、胸膜肺炎放线性杆菌、链球菌等也可能成为致病因素。近年来,该病与仔猪断奶后的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有所关联。
猪只若长期摄入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其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会降低,从而更易感染。此外,饲养条件不佳、频繁转栏混群、饲养密度过大、猪舍湿度和温度控制不当以及通风不良等应激因素,都可能增加猪只的发病率。
为了有效防治猪皮炎肾病综合征,首先需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如在天气闷热、断奶、免疫等关键时期,通过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来减轻应激,提高猪只的抵抗力。同时,要严格控制饲料质量,保证疫苗免疫,注意温湿度的变化。
环境卫生方面,定期进行交替消毒,加强猪场和猪舍的消毒灭蚊工作,隔离病猪,远离健康猪群。在药物控制方面,使用复合醛、百毒杀、季铵盐、有机氯等消毒剂喷洒猪舍和患病猪体,每天1至2次,连续7至10天。在发病期间,采用至少两种消毒药和消毒方式进行交替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
饲料中可添加抗病毒I号粉、金霉素和水溶性阿莫西林,连续混饲10至15天,同时进行猪群驱虫,添加阿苯哒唑或芬苯哒唑,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对于症状严重的猪只,可注射强效阿莫西林、清开灵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和地塞米松的混合液,每天一次,连续3天,以促进皮肤斑点的消失。此外,使用长效土霉素、长效头孢噻呋等药物控制继发感染,有效控制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