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农小花生:湖南红壤上的珍珠豆

2024-08-25 06:10:14 发布

在湖南的红壤旱地上,一种名为湘农小花生的珍珠豆型花生品种以其独特的特性和优异的产量表现,赢得了农民的青睐。由湖南农业大学精心培育的湘农小花生,品种登记编号为XPD020-2009,以其早熟的特性,春播生育期仅为117至137天。

湘农小花生株型半直立,株高适中,叶片呈椭圆形,叶色鲜绿,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单株平均生产力高达14.27克,荚果形状如蚕,小巧玲珑,壳薄易脱,子仁桃形,种皮粉红色,光泽亮丽,质地细松,无裂纹和油斑,是制作各类花生食品的上佳原料。

在产量方面,湘农小花生表现尤为突出。2007至2008年的多点试验显示,其平均每亩产荚果可达247.8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2.3%,达到了显著的水平。这得益于其种子休眠性强,以及在酸性红壤旱地的良好适应性,同时高抗叶斑病和白绢病,中抗焦斑病和锈病,确保了植株的健康生长。

湘农小花生的油分含量高达49.57%,油酸含量44.8%,亚油酸含量32.9%,油酸/亚油酸比值(O/L)为1.36,蛋白质含量26.77%,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油脂和蛋白质的高品质。

栽培湘农小花生,需要根据地区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湘南地区3月中下旬,湘中4月上旬,湘北4月中旬为最佳播种期。每亩播种1.2万蔸,每蔸播精选种仁2粒。在酸性红壤旱地,要施足有机肥和磷、钾肥,适度施氮肥,以一次性基施为宜。在肥沃耕地,可适当减少施肥量。此外,注意开沟排水,防治地下害虫,及时除草,以及中后期的病虫害防治和抗旱措施,都是保证高产的关键。

湘农小花生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得到了专业机构的肯定,已达到登记标准,并被推荐在湖南省内种植。这不仅是湖南农业大学科研实力的体现,也是湖南农业发展的一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