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防控农作物病害?从小麦到水稻的全面策略
2024-06-24 03:48:18
农作物病害的防控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针对小麦、玉米和水稻常见病害的防控技术总结:
小麦赤霉病:选择耐病品种如扬麦、宁麦、镇麦系列,减少高感品种种植。在病害中等及以下流行年份,于小麦抽穗扬花初期进行化学防治;而在病害偏重年份,高感品种的防治应提前至破口期。使用氰烯菌酯、咪酰胺等药剂,并在赤霉病抗性高的地区限制多菌灵的使用。同时,可混喷生化制剂如强力增产素,确保亩用水量充足,病害偏重年份至少进行两次防治,间隔5-7天。
玉米粗缩病:通过调整播期避免病害,如春玉米播种应在灰飞虱迁移前确保叶龄达10叶以上,夏玉米则在灰飞虱成虫迁飞后播种。选择耐病品种如苏玉19、苏玉10号等,并使用吡虫啉等药剂防治灰飞虱。
玉米螟:采用农业防治措施,如秸秆还田减少越冬虫源,以及生物防治如使用球孢白僵菌。化学防治则以心叶末期药剂灌心为主,穗期喷雾为辅,使用毒死蜱等药剂。
水稻纹枯病:农业防治包括合理栽插、改善田间条件、合理排灌和施肥。物理防治则要清除菌源,如移栽前灌水耙田,打捞菌核并销毁。化学防治则在病害扩展期使用丙环唑等药剂,并确保施药准确。
这些防控技术有助于保障作物健康,提高产量,是农业生产者在面对病害挑战时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