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农豆251:东北春播大豆的新希望
在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上,一种名为“东农豆251”的大豆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潜力,成为农民朋友们的新宠。这一品种由东北农业大学精心培育,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国家大豆品种审定中荣获编号20220024,为北方春大豆中熟高蛋白型品种的代表。
东农豆251以其125天的生育期,较传统品种吉育86早熟3天,显示出其生长的高效性。株型紧凑,亚有限结荚习性,使得株高达到87.7厘米,主茎节数达16.0节,有效分枝0.6个,底荚高度15.7厘米,这些特征共同保证了单株有效荚数高达44.5个,粒数96.1粒,粒重20.2克,百粒重22.1克。其圆形叶、紫花、灰毛的外观,以及黄色微光的种皮和黄色种脐,都是其显著的标识。
在抗病性方面,东农豆251展现了中抗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和3号株系的能力,对胞囊线虫病3号生理小种有一定的感染性,因此在栽培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治。籽粒的营养成分同样令人瞩目,粗蛋白含量高达42.37%,粗脂肪含量为19.97%,这使得东农豆251在高蛋白型大豆中占有一席之地。
产量表现上,东农豆251在2018至2019年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213.5千克,虽略低于对照品种吉育86,但在2021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229.3千克,实现了对吉育86的增产3.1%,显示出其产量的稳定性和增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上,东农豆251适宜在5月上旬播种,采用垄三栽培模式,种植密度控制在1.2至1.3万株/亩。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宜密植,以免引起倒伏,同时在生育期间要及时防治蚜虫和红蜘蛛,以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
经过严格的审定,东农豆251被认为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吉林省中部(扶余市和梅河口市周边除外)、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通辽市,以及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春播种植。但需注意,在胞囊线虫病发病严重区需谨慎使用。
东农豆251,不仅是东北农业大学科研实力的体现,更是东北春播大豆品种改良的一次飞跃。它以其早熟、高产、高蛋白的特性,为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