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培育的油菜新品种“甘油077”:高产抗病,助力农业发展
在甘肃农业大学刘自刚教授的带领下,一个由多位育种专家组成的团队成功培育出了一种新型油菜品种——甘油077。这一品种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为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甘油077是一种甘蓝型冬性油菜,其生育期长达292天,属于杂交种。这种油菜在苗期展现出匍匐的生长习性,叶片深绿色,长度和宽度适中,裂片数为5.0。其主茎蜡粉丰富,花青甙显色极弱,开花期适中,果身长度中等,角果姿态上举。籽粒为黑褐色,株高158.70厘米,分枝部位高度71.00厘米,有效分枝数为10.0个。单株有效角果数达到323.7个,每角粒数为29.0粒,千粒重为5.13克。在营养成分上,甘油077的芥酸含量为0.64%,硫苷含量为34.37微摩尔/克,含油量高达46.29%。
更令人称赞的是,甘油077在抗病性方面表现出色,低抗菌核病,中抗病毒病,虽然对白粉病敏感,但强抗寒和抗倒伏的特性使其在恶劣环境下也能稳健生长。在两个生长周期中,甘油077的亩产分别达到了317.5千克和323.8千克,比对照品种甘油4号分别增产了17.81%和14.99%。
为了确保甘油077的最佳生长,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播种、合理施肥、适时灌水以及病虫害防治。播种时间为8月上中旬,亩播种量为400克,保苗密度在3.2万至4.0万株之间。基肥应施用农家肥4000千克和磷酸氢二铵15千克,越冬期和初花期还需分别施用尿素。灌水应在枯叶前和越冬后进行。此外,播种期要注意防地下害虫,蕾苔期防蚜虫和斑潜蝇,角层期防白粉病。收获时,应在角果变为蜡黄色时及时进行,并妥善贮藏。
甘油077适宜在甘肃天水、定西、平凉、庆阳地区,陕西渭北地区,以及河北冀中北地区秋季种植。种植时需注意适期播种,冬前促壮苗,以保障安全越冬,并在播种前杀灭地下害虫,以免影响出苗。
总的来说,甘油077以其高产、抗病和适应性强的特点,有望成为我国油菜种植的新选择,为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我国食用油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