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虾宝:绿色生态养殖,打造小龙虾产业新高度
在湖北潜江,阳光明媚的4月,正是小龙虾肥尾大好时节。记者走进周矶办事处金星村三组的潜江虾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小龙虾养殖基地,见证了27岁的陈龙蹲在虾塘边,看着工人们捕捞起的满满一筐鲜活的麻壳虾,心情愉悦。
陈龙,虾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对小龙虾市场行情了如指掌:“今年小龙虾市场行情不错,6钱以上的每斤至少卖40元。”工人们每天凌晨起虾,经过称重、分拣,超过6钱的直接销售,小一点的作为种虾,再小的则放回池中继续养殖。
陈龙虽然年轻,但在小龙虾养殖领域却是一位“土专家”。大学毕业后,他曾在广州工作,2009年潜江举办首届龙虾节后,他决定投身养虾事业。在父亲的支持下,陈龙辞去广州的工作,回到金星村承包了28亩水田,开始学习养虾。
为了掌握小龙虾养殖技术,陈龙从零开始,通过网络查找信息,向水产专家请教,潜心学习《遗传学》、《藻类学》等书籍,观察小龙虾的生活习性,最终研究出一套独有的养殖技术——“不用药、少喂料、生态办法养好虾”。这与潜江市委、市政府提倡的生态环保养殖方法相契合,也为“虾宝”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2年,陈龙租用100亩莲蓬池进行实践,研究小龙虾的食物来源——底栖生物。面对莲蓬发虫的问题,他选择不使用药物,赔偿莲蓬池主的损失。次年,莲蓬池主不再提供研究场地,陈龙的研究经费付之东流。
首次遇到挫折的陈龙,在父亲的鼓励下,重新燃起对小龙虾养殖的热情。2013年,他承包500亩田,472亩种植藕带,28亩专门研究小龙虾生长环境、育种等。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陈龙培育出抗体强、存活率高的麻壳虾,同时获得了高产。
陈龙告诉记者:“我经常拿着摄像机在虾塘边,一动不动一趴就是半天,连大气都不敢出,就是为了捕捉小龙虾生活中的珍贵画面,观察它的生长环境。”他培育的28亩麻壳虾在2015年卖了57万元,这也是他赚到的第一桶金。
2015年8月,陈龙将田扩增到813亩,500亩养虾,313亩种植水草,研究微生态体系,取得突破性成果。他告诉记者:“病原微生物的浓度一定要控制在阈值以内,水草对净化水质有极好的效果,我们及时补充有益菌,分解小龙虾粪便,为水草和藻类提供肥料,水草和藻类生长旺盛,浮游动物就多了,这些食物都含有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能为小龙虾提供丰富的营养。”留下一部分种虾,基地毛收入有500多万元。
记者了解到,市场上常见的小龙虾单只重量在3至6钱之间,根据龙虾大小、肉质、清洁程度不同,地头售价约在每斤38元之间浮动。而陈龙所养殖的单只重6至8钱的小龙虾在市场上每斤价格40元,8钱以上48元,发往外地则更高。
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去年11月,虾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陈龙还新增2400亩虾田,将虾稻共作与小龙虾精养相结合,预计今年毛收入可突破2000万。
“我们公司组建了专业团队,主要进行小龙虾遗传育种、小龙虾微生态重建与修复、小龙虾繁养一体化和小龙虾疾病防控四大系统工程试验,坚持走绿色生态之路。”陈龙对龙虾品质的执着,就像对自己专业知识的认同,而目前所探索的高效养殖模式为虾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今后的扩张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谈到今后的计划,陈龙说,准备建设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网上交易平台,扩大销售量的同时,打响自己的龙虾养殖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