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希望——浙秋5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骄傲
在浙江省,一片片绿油油的豆田中,浙秋5号大豆正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款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大豆品种,以其审定编号浙审豆2018003,正式亮相于农业领域。
浙秋5号的诞生,是科研人员傅旭军、朱丹华、袁凤杰、郁晓敏、朱申龙等人智慧的结晶。它的品种来源是浙秋豆2号与余杭白毛豆的完美结合,这一跨品种的联姻,孕育出了一个全新的生命。浙秋5号的生育期平均为100天,比传统品种稍短,这意味着它能够更快地成熟,为农民节省宝贵的时间。
在田间,浙秋5号展现出了它的独特魅力。株型收敛,株高约70.8厘米,有效分枝数达到2.5个,叶片呈卵圆形,紫花与灰毛的组合,使得它在豆田中格外引人注目。黄色的种皮和淡褐色的脐色,粒型扁圆,这些都是浙秋5号的显著特征。每株豆荚平均含有64.7个有效荚,每荚平均2.1粒,百粒重高达28.1克,这些数据都显示了浙秋5号的高产潜力。
在品质与抗性方面,浙秋5号同样表现优异。农业部农产品及转基因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的检测结果显示,其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3.2%,粗脂肪含量为17.3%,这为消费者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品选择。南京农业大学的接种鉴定表明,浙秋5号对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株系有中感,对SC18株系有中抗,这表明它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
产量表现上,浙秋5号更是不负众望。2015年区试平均亩产达到151.3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23.0%,2016年区试平均亩产180.5公斤,比对照增产14.4%,两年平均亩产165.9公斤,比对照增产18.2%。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4.5公斤,比对照增产15.5%,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浙秋5号的高产特性。
在栽培方面,浙秋5号适宜在七月下旬到八月初播种,种植密度约为1.2万株/亩,同时需要注意防治根腐病,以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浙秋5号以其高产、优质的特征,以及良好的抗病性,成为了浙江省秋大豆种植的理想选择。它不仅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骄傲,更是农民丰收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