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马铃薯13:湖北高山的黄金薯,健康与美味的双重选择

2025-05-04 05:09:08 发布

在湖北的高山地区,一种名为“鄂马铃薯13”的马铃薯品种正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宠。这个品种由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和湖北清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培育,以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和抗病能力,为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鄂马铃薯13是一种中晚熟的鲜食品种,以其株型扩散、植株较高、生长势强而著称。茎绿色、下部浅紫色,叶片大而绿,花冠白色,开花少,这些特征使得它在田间易于识别。匍匐茎中等长,薯块短椭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浅,这些外观特征不仅美观,也便于储存和运输。

生育期85天,鄂马铃薯13展现出了其高产的潜力。株高78.1厘米,单株主茎数4.8个,单株结薯数11.9个,平均单薯重46.2克,商品薯率高达66.1%。这些数据背后,是鄂马铃薯13在干物质、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上的优异表现,其中维生素C含量高达365.2毫克/千克,还原糖含量仅为0.09%,保证了其蒸食品质的优越。

在抗病性方面,鄂马铃薯13表现出中抗晚疫病和早疫病的能力,但对花叶病毒病和卷叶病毒病较为敏感,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防治。在产量上,第1生长周期亩产1595.4千克,虽然比对照米拉减产1.26%,但在第2生长周期亩产达到2181.6千克,比对照米拉增产15.3%,显示出其在不同生长周期的产量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选用脱毒种薯、适时播种、配方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和注意轮作换茬。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为湖北省二高山及高山地区,冬播或春播。注意事项中提到,应使用脱毒种薯,搞好轮作,切忌连作,培好土,对旺长植株进行化控,雨水多的年份注意防治晚疫病。薯皮较薄,应在充分成熟后收获,以免薯皮破裂引起烂薯。

鄂马铃薯13,不仅是湖北高山地区的农业新星,更是健康与美味的双重选择。它以其优良的品质和抗病性,为农民的丰收和消费者的健康饮食提供了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