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蓖麻新品种“通蓖5号”——东北农业的新希望
在内蒙古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通蓖5号”的蓖麻新品种诞生了,它以其卓越的产量和优质的蓖麻特性,成为了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通蓖5号”的认定编号为蒙认蓖2003003号,是经过10年的杂交和选育,从1988年到1998年,由哲LmAB3和哲蓖2号精心配对而成的。这种蓖麻品种以其绿色茎秆和上冲型叶片而著称,株高达到199.2厘米,属于少分枝、大穗型的紧凑株型。它的穗长可以从20厘米延伸至90厘米,单株成熟穗数在3到5个之间,而单株粒数高达427粒,百粒重28.7克,单株粒重更是达到了117.1克。
在品质上,“通蓖5号”同样表现出色,纯仁率达到74.43%,籽实粗脂肪含量为50.53%,籽仁含油率高达65.33%,蓖麻酸含量为83.71%,籽粒含油率也达到了50.53%。它的生育期为100天,这意味着它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生长周期。
在产量方面,“通蓖5号”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2000至2002年的3年18点次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154.96kg,相较于哲蓖3号和哲蓖4号,亩增产分别达到了34.7kg和23.13kg,增产率分别为28.85%和17.55%。在2001至2002年的2年12点次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158.0kg,比哲蓖3号和哲蓖4号亩增产24.4kg和22.2kg,增产率分别为18.3%和16.3%。
“通蓖5号”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土壤耕作与轮作、适时早播、种植密植、合理施肥、适时适量灌水以及加强田间管理。这些技术要点确保了“通蓖5号”能够在适宜的条件下茁壮成长,最终带来丰富的收获。
收获时,当一穗上有大约50%的蒴果由绿变黄,转褐,室间处呈黄白色时,即可采收。收回的蒴果需薄摊晾晒,避免大堆霉捂,确保蒴果充分干燥后再行脱壳。
“通蓖5号”适应的区域广泛,适宜在我国东北蓖麻主产区,包括内蒙古东部、华北北部及东北地区推广种植。它的出现,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也为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