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的农业瑰宝——川荞4号,中早熟苦荞新品种
在四川凉山州的高山之巅,一种名为川荞4号的苦荞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宠。川荞4号由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高山作物研究站和凉山州惠乔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研发,是经过精心选育而成的中早熟品种。
川荞4号的生育期为78至80天,展现出了较强的抗倒伏能力和不易落粒的特性,同时耐旱和耐寒性也非常出色。这种苦荞的平均株高达到104厘米,株型紧凑,叶片戟形且浓绿肥大,茎杆直立,主茎分枝多达5.8个,节数为16.9个,茎杆呈现绿色。花呈绿白色,无香味,花序柄平均长度为5.3厘米。籽粒为灰棕色,长锥形,单株粒重2.46克,千粒重20.0克。经过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测定,川荞4号的总黄酮(芦丁)含量达到2.50%,粗蛋白含量为13.84%,粗脂肪含量为3.06%,淀粉含量高达64.90%。
在产量表现上,川荞4号同样不负众望。2008年在凉山州苦荞麦区试中,平均亩产达到了136.7公斤,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34.9%,增产点率达到100%。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123.3公斤,与对照九江苦荞产量持平,增产点率为75%。两年试验平均亩产130.0公斤,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6.8%。2009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112.0公斤,比九江苦荞增产6.7%。
栽培川荞4号的要点包括精细整地、播种前精选种子和晒种以提高种子质量。春季播种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季则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时每亩使用4-5公斤种子,可以采用人工点播、条播、犁沟条播或定量撒播。播种时每亩施用过磷酸钙30公斤,农家土杂肥1000公斤作为底肥。幼苗长至10厘米左右时进行中耕除草,并根据苗情追施尿素5公斤。在生育期中,要注意排水防涝和防治害虫。当2/3籽粒呈现本品种正常色泽时收获,及时脱粒晾晒,直至籽粒含水量降至13%以下时入库。
川荞4号适宜在四川凉山州及类似地区种植,以其出色的抗性和产量,成为了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