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优30:高产抗稻瘟病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在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中,9优30以其卓越的特性脱颖而出,成为杂交水稻领域的一颗新星。这款由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与中国水稻研究所联合培育的粳型杂交水稻品种,以其审定编号国审稻20210422,正式进入公众视野。
9优30的全生育期为149.2天,相较于对照徐稻3号早熟3.4天,这不仅意味着更快的成熟周期,也代表着更高的时间效率。株高97.8厘米,穗长20.3厘米,每亩有效穗数达到19.1万穗,每穗总粒数高达233.1粒,结实率高达83.6%,千粒重23.7克,这些数据共同勾勒出9优30高产的潜力。
在抗性方面,9优30展现了中感稻瘟病、中感条纹叶枯病和中感白叶枯病的特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3和4.8,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为5级。尽管不是完全免疫,但这样的抗性表现已经足够令人满意。
米质方面,9优30的表现同样出色。整精米率达到73.9%,垩白度仅为2.9%,直链淀粉含量15.5%,胶稠度72毫米,碱消值7级,长宽比2.2,全面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
产量表现上,9优30在2019年和2020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730.0千克和713.8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11.0%和13.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21.9千克,比对照增产12.4%;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33.7千克,比对照增产12.2%,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9优30的高产性能。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播种、合理移栽、科学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9优30的栽培技术要点强调了育秧、移栽、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的重要性,为种植者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最后,审定意见指出,9优30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河南沿黄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对于稻瘟病重发区,则不建议种植。
9优30,以其高产、早熟和良好的抗病性,为水稻种植者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有望在适宜地区带来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