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陵628S与华恢711的结晶:陵两优711,桂南稻作区的高产新选择
在广西的绿意盎然的稻田中,一种新型水稻品种正在引起农民的广泛关注。它就是由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精心培育的陵两优711,一个拥有桂审稻2010018号的强有力竞争者。
陵两优711,这一名字背后蕴含的不仅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的科研实力,更是对水稻种植效率的不懈追求。它源于湘陵628S与华恢711的完美结合,后者是通过自育的恢复系中间材料2293和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农科院选育的恢复系恩恢58的杂交成果。
作为弱感光型两系杂交水稻,陵两优711在桂南晚稻种植中表现出色,全生育期约115天,与博优253相当。它株型适中,分蘖力强,主茎叶数16叶,叶色鲜绿,谷粒长9.8mm,长宽比3.2,谷壳薄,籽粒淡黄色,稃尖无色,偶有白色顶芒,展现出其独特的外观特征。
在产量上,陵两优711同样不逊色,2008年和2009年的试验数据显示,其平均亩产分别为469.53公斤和477.58公斤,与对照品种博优253持平或略高,展现出稳定的产量潜力。
然而,陵两优711的潜力远不止于此。它的米质指标同样令人瞩目:糙米率79.6%,整精米率68.9%,长宽比2.9,垩白米率9%,垩白度0.7%,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5%,这些指标均达到了优质稻米的标准。
尽管陵两优711在苗叶瘟和穗瘟损失率方面存在一定风险,但其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5.0~6.0,白叶枯病的抗性等级也达到了5~7级,这为种植户提供了一定的抗病虫害保障。
栽培陵两优711,需要遵循科学的播种、移栽、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法。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龄移栽,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鼠害,这些栽培要点是确保陵两优711高产的关键。
最终,经过严格的审核,陵两优711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被批准在桂南稻作区作晚稻或桂中稻作区南部适宜种植感光型品种的地区晚稻种植。对于追求高产、优质稻米的种植户来说,陵两优711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新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