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36:江苏农业科学院的高产玉米新品种

2024-10-21 16:07:34 发布

在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中,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培育出了一种新型玉米品种——苏玉36。这款玉米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赢得了国家的认可,获得了国审玉2012014的审定编号。

苏玉36的诞生,是科研人员经过精心选育,将苏95-1与JS06766两种优良基因组合的结果。它在东南区的生长周期为104天,与农大108相当。幼苗时期,叶鞘呈现淡紫色,叶片翠绿,花药和颖壳均为绿色,预示着其健康的生长状态。成熟后的苏玉36,株型半紧凑,株高达到209厘米,穗位87厘米,叶片数为20片,花丝绿色,果穗呈筒型,穗长17.9厘米,穗行数在14至16行之间,穗轴红色,粒色为鲜亮的黄色,马齿型,百粒重达到28.2克。

在抗病性方面,苏玉36表现出了对大斑病和小斑病的抗性,但对纹枯病有一定的感受性,同时对茎腐病和玉米螟的抗性较弱。在营养成分上,苏玉36的籽粒容重为695克/升,粗蛋白含量为10.68%,粗脂肪含量为3.03%,粗淀粉含量高达70.77%,赖氨酸含量为0.34%,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作为饲料或食品原料的潜力。

产量方面,苏玉36在2010至2011年的东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了461.7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13.2%。2011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505.1千克,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1.0%,这一成绩充分证明了其高产的特性。

在栽培技术要点上,苏玉36适合在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种植,播种时间建议在3月底至4月中下旬,亩密度约为4500株。同时,种植者需要注意防治茎腐病和玉米螟,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经过严格的审定,苏玉36符合国家玉米品种的审定标准,被推荐在江苏中南部、江西、福建及广东省进行春播种植。这一新品种的推广,无疑将为当地农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农民朋友们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