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希望】“弘6S”——武汉弘耕种业的水稻新品种
在武汉弘耕种业有限公司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弘6S”的水稻新品种诞生了。它是由“广占63S”作为母本和“天丰B”作为父本,通过杂交和系谱法选择培育而成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水稻。2017年,这一新品种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认)定,获得了鄂审稻2017029的品种审定编号。
“弘6S”以其适中的株型和中等的分蘖力脱颖而出。它的叶色鲜绿,剑叶长且略披,穗层整齐,穗型较大且粒多,着粒均匀。谷粒细长无芒,柱头和稃尖无色,显示出其独特的外观特征。在武汉地区种植时,不育期株高可达90厘米,穗长约21厘米,每穗颖花数约140个。在人工气候箱中,经过光照14.5小时、日均温度23.0℃的条件下,花粉不育度高达99.61%,自交不育度达到100%。播种期从5月中旬至6月上旬,播始历期为75至66天,主茎叶片数约14片。
繁殖“弘6S”时,需要遵循以下要点:首先,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在海南陵水冬繁期间,11月中下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控制在15至18公斤,大田亩用种量为1.0至1.5公斤。其次,适时移栽,秧龄约25天,株行距为13.3厘米×20.0厘米,每穴插1粒谷苗,亩插基本苗6至8万。第三,科学管理肥水,施肥以底肥为主(60%),追肥为辅(40%),一般亩施纯氮12.5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0.8。插秧后20至25天左右,根据苗情逐步晒田控苗,多次轻晒,孕穗到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齐穗后灌足水,后期干干湿湿直至黄熟。最后,病虫害防治不可忽视,苗期注意防治稻蓟马,大田要注意防治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在孕穗至抽穗期预防稻曲病和稻瘟病。同时,要严格隔离和去杂,及时收获,确保种子质量。
“弘6S”的问世,不仅为水稻种植带来了新的选择,也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的高不育度和优良的生长特性,预示着在现代农业中,这一新品种将发挥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