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杂油6号:湖南农业大学培育的高产油菜新品种

2024-08-27 07:14:43 发布

在湖南农业大学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湘杂油6号”的油菜新品种诞生了,它不仅在产量上展现出了卓越的表现,更在抗病性和适应性上有着不俗的成绩。“湘杂油6号”是一种甘蓝型半冬性杂交油菜,它的全生育期为211天,比传统的中油821品种稍晚成熟,但带来的是更高的产量和更丰富的油分。

这个品种的植株高大,株高可达175厘米,拥有多达10个一次有效分枝和5个二次有效分枝,主花序长达70厘米,保证了充足的果实产量。单株角果数量高达300个,角果粗壮,长度约7厘米,每角种子粒数约20粒,种子呈黑褐色,千粒重4克,显示出良好的遗传特性。

在产量方面,“湘杂油6号”在长江中游地区的试验中表现出色,平均亩产量超过了170公斤,比对照品种中油821增产超过20%。此外,它的含油量高达40.06%,芥酸含量为2.04%,硫甙含量为83.53μmol/g,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作为油料作物的高价值。

为了确保“湘杂油6号”的高产和健康生长,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在9月中下旬进行育苗移栽,苗龄控制在30至35天,叶龄6至7叶时及时移栽到大田。种植密度建议为0.8万株/亩,并施足基肥,特别是硼肥的使用,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同时,冬前要注意防治蚜虫和菜青虫,以保护植株免受害虫的侵害。

国家品审会已经审定了“湘杂油6号”,认为它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并适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南、湖北及江西三省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生产中应注意防治菌核病,以确保植株的健康和产量的稳定。

“湘杂油6号”的问世,不仅为油菜种植户带来了新的选择,也为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