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单119——辽宁省的玉米新宠,高产稳产的绿色希望
在辽沈大地上,一种名为“东单119”的玉米新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稳定的产量表现,赢得了广大农民朋友的青睐。这一由辽宁东亚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心培育的单交种,自2008年诞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玉米种植领域崭露头角。
“东单119”的母本源自美国杂交种自交选系,而父本则是昌7-2与鲁原92的系谱法选系的结晶。这种精心的配种,赋予了“东单119”幼苗紫色的叶鞘和紧凑的株型。其株高可达283厘米,穗位高约122厘米,成株叶片约20片,展现出一种旺盛的生长态势。
在果实方面,“东单119”的果穗呈锥型,穗长平均18.9厘米,穗行数在14至16行之间。红色的穗轴与黄色的籽粒形成鲜明对比,而马齿型的籽粒更是其高产的秘诀所在。百粒重约43.1克,出籽率高达86.2%,这些数字背后是实实在在的丰收喜悦。
在营养成分上,“东单119”同样表现出色。籽粒容重达到756克/升,粗蛋白含量9.65%,粗脂肪含量3.81%,粗淀粉含量高达74.09%,赖氨酸含量也有0.33%,这些指标都充分说明了其籽粒的营养价值。
在抗病性方面,“东单119”同样不遑多让。它对大斑病和灰斑病具有中抗性,对丝黑穗病也有良好的抗性表现。虽然对弯孢叶斑病和茎基腐病的抗性稍弱,但这并不影响它在辽宁省春播生育期132天的稳定表现。
产量是衡量一个品种优劣的重要标准。在2012至2013年的区域试验中,“东单119”两年平均亩产达到777.9公斤,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0.4%。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737.9公斤,同样比对照增产9.4%,这一连串的数字,无疑是对其高产潜力的有力证明。
“东单119”的栽培技术要点也相当明确: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的土壤上种植,推荐密度为4000株/亩。此外,它还适宜在辽宁省内≥10℃活动积温在2800℃以上的玉米区种植,这为种植区域的选择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总而言之,“东单119”以其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等特性,成为了辽宁省玉米种植的新选择。它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为辽宁省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