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麦7号:河北农业新希望,优良品种引领丰收

2024-07-23 02:11:03 发布

在河北省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邢麦7号”的小麦新品种正在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个品种不仅有着优异的产量表现,而且具备较强的抗倒伏能力和良好的抗病性,是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精心培育的成果。

育种历程:“邢麦7号”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07年,由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团队通过935031和高优503的亲本组合精心培育而成。经过多年的试验和筛选,这一品种在2012年2月正式通过审定,获得了冀审麦2012003号的荣誉编号。

特性亮点:作为半冬性中熟品种,邢麦7号的生育期大约为242天。它的幼苗呈半匍匐状,叶片呈现健康的绿色,分蘖力表现中等。成熟植株的株型紧凑,株高大约70.9厘米。穗型为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饱满,亩穗数可达38.2万,穗粒数平均为33.5个,千粒重42克,容重高达807.2克/升。在抗倒性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但抗寒性略低于石4185品种。

产量与品质:在连续三年的区域试验中,邢麦7号的产量表现稳定。2008至2009年度,冀中南水地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524公斤;2009至2010年度,平均亩产为457公斤;2010至201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更是高达548公斤。此外,2011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测定结果显示,邢麦7号的籽粒粗蛋白含量为14%,湿面筋含量为30.6%,沉降值为25.4毫升,吸水率为60.8%,形成时间为2.8分钟,稳定时间为3分钟,这些指标都显示出其作为优质小麦的潜力。

抗病性: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抗病性鉴定中,邢麦7号在2008至2009年度和2009至2010年度均表现出中抗条锈病和中感叶锈病、白粉病的特性,这为种植户提供了额外的安心。

栽培要点:为了确保邢麦7号的高产,适宜的播期是10月5日至15日,基本苗应控制在20万/亩左右。在施肥方面,建议每亩施用磷酸二铵25公斤、尿素10公斤、氯化钾10公斤作为底肥,并在拔节期追施尿素20公斤。同时,要确保越冬水、拔节水、孕穗扬花水和灌浆水的灌溉,以及对蚜虫、吸浆虫等病虫害的防治。

推广建议:鉴于邢麦7号的优良特性,建议在河北省中南部的冬麦区,特别是中高水肥地块进行推广种植。这不仅能够提升当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还能为农民带来更加稳定和可观的经济效益。邢麦7号,正以其卓越的表现,成为河北农业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