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棉花新宠——"苏棉28":抗虫高产的绿色革命

2024-08-24 06:10:35 发布

在江苏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苏棉28”的转基因抗虫棉正在悄然改变着当地的棉花种植格局。这一品种的审定编号为苏审棉201103,由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原名“盐2216”,是鄂抗棉9号与GK19选系的结晶,于2004年成功育成。

“苏棉28”以其出色的适应性和产量表现,成为江苏省枯萎病轻病区和非黄萎病区的首选种植品种。在2008至2009年的江苏省区试中,它以平均子棉亩产233.9公斤的成绩,比传统品种泗杂3号增产2.3%,皮棉亩产也以97.9公斤的产量,实现了1.6%的增产。

“苏棉28”的植株长势旺盛,株形松散,茎秆粗壮,叶片大而色泽深,铃形卵圆,吐絮顺畅。它的生育期为135天,平均株高113.9厘米,单株结铃数高达27.7个,单铃重6.3克,衣分42.1%,子指10.2克,霜前花率高达88.6%。纤维品质测试显示,其上半部平均长度达到30.6毫米,整齐度指数85.1%,马克隆值5.0,断裂比强度28.9厘牛/特克斯,纺纱均匀性指数142,这些指标均显示出其优良的纤维品质。

在抗病性方面,“苏棉28”展现出了对枯萎病的耐受性,指数仅为14.4,而对黄萎病的敏感度稍高,指数为37.3。此外,它还具有抗棉铃虫的特性,为农民减少了病虫害防治的压力。

种植“苏棉28”的关键在于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度化调和及时的病虫草害防治。营养钵育苗3月底4月初播种,5月中下旬移栽;地膜直播则在4月中下旬播种。每亩的种植密度根据育苗方式不同,从1600至3000株不等。施肥方面,全生育期需用纯氮22-25公斤,五氧化二磷7-8公斤,氧化钾15-18公斤,并适量补充多元微肥。化调则需3-4次,以保证植株健康生长。同时,要注重防治盲蝽蟓、蚜虫、红蜘蛛等害虫,以及三、四代棉铃虫的防治工作。

“苏棉28”不仅为江苏的棉农带来了增产的希望,更以其抗虫特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革命。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苏棉28”将在未来的棉花种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