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新希望】齐农5号:高油抗病大豆品种,助力农业新发展
在黑龙江省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齐农5号”的大豆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为农民带来丰收的希望。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精心培育的这一品种,以其高油、抗病的特性,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宠。
“齐农5号”的诞生源于科学的杂交育种技术,它以合丰25和丰豆3号为亲本,经过系谱法选育而成。这一品种以其无限结荚习性和123天左右的生育期,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株高约100厘米,分枝多,白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褐色,籽粒圆形,种皮褐色,种脐淡褐色,光泽亮丽,百粒重约19.4克。经过两年的品质分析,蛋白质含量达到39.05%,脂肪含量为21.91%,显示出其高油分的特性。三年的抗病接种鉴定结果显示,它能有效抵抗孢囊线虫病,保障了作物的健康生长。
在产量表现上,“齐农5号”同样令人瞩目。2015至2016年的区域试验中,它的平均公顷产量达到了2615.2公斤,比对照品种嫩丰18增产11.2%。2017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更是达到了2611.1公斤,增产10.9%,这无疑为农民的丰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种植“齐农5号”需要遵循一定的栽培技术要点。在5月上旬播种,选择中等以上肥力的地块,采用垄三栽培方式,公顷保苗25万至28万株。施肥方面,公顷施种肥磷酸二铵130至150公斤,尿素30公斤,钾肥50公斤,并根据作物长势喷施叶面肥1至2次。此外,及时的田间管理,如铲趟、防治病虫害、拔大草或使用除草剂除草,以及及时收获,都是确保丰收的关键。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干旱时要及时灌水,8月初要特别注意防治大豆食心虫,以保护作物免受损害。
经过严格的审定,“齐农5号”符合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并已通过审定。它适宜在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700℃以上的西部区种植,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