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育花217号:黄淮生态区的高产花生新贵
2024-08-12 06:52:12 发布
在黄淮生态区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中育花217号”的花生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款由商丘市农林科学院等机构联合培育的油食兼用型花生,不仅在产量上超越了传统品种,更以其抗病性和抗旱性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中育花217号的生育期为119天,株型直立,叶片深绿,椭圆形,展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它的荚果普通形,果嘴明显程度弱,表面质地中等,缩缢程度适中。百果重达到243.90克,饱果率高达80.75%,而百仁重更是达到了101.95克,出仁率高达74.40%。更令人瞩目的是,籽仁含油量高达48.99%,蛋白质含量24.30%,油酸含量52.65%,亚油酸含量26.90%,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在食品加工和油脂提取方面的潜力。
在抗病性方面,中育花217号对青枯病和叶斑病有感应,但对锈病有中抗性,且抗旱性强。在产量方面,第一生长周期亩产305.5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5.07%;第二生长周期亩产298.3千克,增产2.60%。籽仁产量同样表现优异,第一生长周期亩产230.6千克,增产16.71%;第二生长周期亩产219千克,增产15.10%。
种植中育花217号,需要选择地块平整、肥力中上等的沙土或壤土地。播种时期要适宜,春播密度为每亩1.8万至2.0万株,麦垄套种密度为每亩2.0万至2.2万株。科学管理是关键,包括合理施肥、适时追肥和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也是保证品质的重要环节。
中育花217号适宜在河南开封、濮阳、商丘、信阳、周口等地区春播、麦垄套种、蒜茬或油菜茬种植。种植时,要注意防控叶部病害和青枯病,并及早进行肥水管理,以确保植株健康成长,收获丰硕的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