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原上的青稞新星——云青2号
在云南的高原上,一种名为“云青2号”的大麦(青稞)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由云南良禾种业有限公司迪庆州分公司申请,和继忠与张荣华两位育种专家精心培育的云青2号,以其独特的本地黄六棱青稞系统选育背景,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生命力。
云青2号是一种粮用和加工用的六棱裸大麦品种,具有180天的生育期,属于常规种。它以其冬性、紧凑的株型和高秆,平均株高达到98厘米,穗芒长直齿,平均穗长5.4厘米,展现出了良好的生长态势。叶片深绿且蜡质中等,叶姿直立,叶耳紫色,幼苗匍匐,这些都是云青2号的显著特征。
在产量方面,云青2号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第1生长周期亩产达到398.3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21.39%;第2生长周期亩产406.3千克,增产20.89%。这得益于其单株穗数9.00个,每穗结实57.00粒,单株粒重1.92克,千粒重36.80克的高产特性。此外,云青2号的籽粒大且紫色,卵圆形,蛋白质含量10.24%,淀粉含量72.98%,赖氨酸含量0.60%,β葡聚糖含量6.50%,这些都是其营养价值的体现。
云青2号不仅产量高,还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中抗条纹病、条锈病、黄矮病,抗根腐病、赤霉病,中抗白粉病,中抗倒伏,这些特性使得云青2号在田间管理上更为省心。
栽培云青2号,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点。作为冬作品种,它适宜在海拔1400~2400米的冬作区种植,播种时间为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期为次年5月上旬。亩播种量8~10千克,基本苗控制在15万~18万苗之间,有效穗控制在24万~30万穗。播种前需进行种子处理以防黑穗病,全生育期需灌溉3次水,并在分蘖期、拔节期施2次尿素,施肥量根据长势决定。孕穗后,需严格控制水分及肥料,防止倒伏。
云青2号适宜在云南海拔1400~2400米地区冬作青稞区种植。需要注意的是,大田种植密度超过30万穗/亩时,存在倒伏风险,因此合理密植是关键。
总的来说,云青2号以其高产、优质和抗病的特性,成为了云南高原上的青稞新星,为当地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