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玉204号:丹东农业科学院的高产玉米新品种
丹玉204号,一个由丹东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玉米新品种,以其独特的特性和卓越的表现,成为辽宁省晚熟玉米区种植者的新宠。这个品种的诞生,是丹东农业科学院2004年以W1293为母本,S96为父本,经过科学组配而成的单交种。母本和父本分别来源于精心挑选的选系,确保了丹玉204号的优良遗传特性。
丹玉204号的幼苗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给人以生机勃勃的印象。它拥有半紧凑的株型,株高达到284厘米,穗位126厘米,叶片数在20至21片之间,保证了充足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花丝和花药均为绿色,颖壳同样为绿色,而果穗呈锥型,穗长21.4厘米,穗粗4.7厘米,穗行数在14至20行之间,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7.8克,出籽率高达83.0%。
经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沈阳)的测定,丹玉204号的容重为742.0克/升,粗蛋白含量9.61%,粗脂肪含量4.03%,粗淀粉含量75.16%,赖氨酸含量0.29%,这些指标均显示了其优良的营养价值。
在辽宁省,丹玉204号的春播生育期约为135天,与对照品种丹玉39同期,属于晚熟玉米杂交种。经过两年的人工接种鉴定,丹玉204号展现出良好的抗病性,包括对大斑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和丝黑穗病的抗性。
在产量表现上,丹玉204号同样不负众望。2007至2008年在辽宁省玉米晚熟组区域试验中,13点次增产,2点减产,两年平均亩产达到701.2公斤,比对照丹玉39增产12.8%。2008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640.1公斤,比对照丹玉39增产10.5%。
栽培技术要点提示,丹玉204号适宜在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种植,推荐密度为3200至3500株/亩。适宜地区包括辽宁的沈阳、铁岭、丹东、大连、鞍山、锦州、朝阳、葫芦岛等活动积温3000℃以上的晚熟玉米区。
丹玉204号,不仅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的骄傲,更是辽宁省晚熟玉米种植区农民的希望之种。选择丹玉204号,就是选择了高产量和高抗病性的双重保障,让丰收不再是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