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夏播新品种“濮豆820”:高产抗病害,农业新希望
在黄淮海地区,大豆种植迎来了新的明星品种——“濮豆820”。这款由濮阳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夏大豆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成为了当地农民的新宠。
“濮豆820”的诞生,是濮阳市农业科学院多年科研的结晶。它源自濮豆6018与邯豆332的杂交,经过精心选育,最终形成了这一夏播生育期为102天的优良品种。与对照品种中黄13相比,濮豆820的生育期稍晚,但株型紧凑,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4.5厘米,有效分枝2.2个,底荚高度23.6厘米,单株有效荚数达到41.8个,单株粒数83.5粒,单株粒重18.6克,百粒重22.5克。它的卵圆叶、白花、灰毛,以及椭圆形的黄色籽粒,都是其显著的特征特性。
在抗病性方面,“濮豆820”同样表现出色。它对花叶病毒病3号具有抗性,对花叶病毒病7号株系表现为中抗,但在胞囊线虫病2号生理小种面前则表现为高感。因此,对于胞囊线虫病发病严重的地区,种植“濮豆820”需要格外谨慎。
产量方面,“濮豆820”在2018至2019年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了199.5千克,比对照中黄13增产9.3%。2019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191.2千克,比对照增产10.3%,这一成绩无疑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栽培技术要点也相当关键。“濮豆820”适宜在6月上中旬播种,行距保持在40至50厘米。根据不同肥力的地块,亩种植密度也有不同要求,高肥力地块10000至12000株,中等肥力地块12000至14000株,低肥力地块14000至16000株。施肥方面,亩施1000至2000千克腐熟有机肥,以及20至25千克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或磷酸二胺。
经过国家审定,“濮豆820”符合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山东南部、河南中南部和东部、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这一新品种的推广,无疑将为黄淮海地区的大豆种植带来新的活力和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