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鉴103:抗旱高产的冬小麦新品种
2024-12-06 03:26:40 发布
陇鉴103,这个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冬小麦新品种,以其卓越的抗旱性和高产潜力,在甘肃省的旱地农业中崭露头角。它的诞生,源于陇鉴127与Mo(W)697的杂交选育,原代号A105-2-2,如今已成为旱地小麦种植的新选择。
陇鉴103以其冬性特征和幼苗半匍匐的生长方式,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它株高约93.3厘米,穗圆锥形,每穗大约有18个小穗,每个小穗平均含有32粒种子。种子椭圆形,红色,半角质,千粒重达到35克,容重高达804克/升。营养成分丰富,含有15.81%的粗蛋白和31.95%的湿面筋,沉淀指数(14%湿筋)为28.0毫升,显示了其优良的品质。
陇鉴103的生育期为268至277天,它不仅抗青干,而且具有良好的抗旱性,能够抵抗白粉病的侵袭。在抗条锈性方面,它对条中32号、条中33号及混合菌表现出免疫,对条中29号、Hy8、水4则表现出中抗,这使得陇鉴103在病害防治上具有明显优势。
在产量表现上,陇鉴103同样不负众望。2008至2010年的区域试验中,其平均亩产达到270.14公斤,比对照品种西峰27号增产5.81%。2011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334.47公斤,比对照增产8.44%,显示出了其高产的特性。
栽培陇鉴103,建议在9月中下旬播种,亩播量约为12.5公斤。施肥方面,建议亩施农家肥4000-5000公斤,尿素8-12.5公斤,过磷酸钙80-100公斤(或磷二铵10-15公斤)作为底肥,并在返青前追施返青肥5-8公斤。
陇鉴103适宜在甘肃省的镇原、西峰、灵台、泾川、崆峒区等地种植,这些地区的农民可以期待这个新品种带来的丰收和希望。陇鉴103,不仅是一个品种,更是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