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单69号:山西特早熟玉米的高产之选
在山西省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晋单69号”的玉米品种正以其出色的生长特性和高产潜力,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由山西省现代农业研究中心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共同培育的这一品种,以其审定编号晋审玉2010001,正式亮相于农业生产领域。
晋单69号的诞生,源于D993与太早126-1的精心杂交,试验名称“科特早1号”。它在生长周期上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比对标准品种“极早单2号”提前1天成熟。幼苗时期的晋单69号,以深绿色的叶片和浅紫色的叶鞘,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随着生长,其株形平展,株高达到219cm,穗位68cm,雄穗分枝4-5个,花药黄色,护颖绿色,花丝浅紫色,形成一道独特的田间风景。
晋单69号的果穗呈筒型,穗轴红色,穗长19.7cm,穗行数在14-16行之间,每行平均有42.4粒籽粒,半马齿型的籽粒饱满,百粒重达到31.5g,出籽率高达83.4%,这一系列数据都昭示着其高产的潜力。
在抗病鉴定方面,晋单69号表现出了良好的抗穗腐病能力,对粗缩病也有中等程度的抗性。然而,它对丝黑穗病和大斑病的抗性较弱,对矮花叶病和青枯病则表现为高感。这提醒我们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病害的防治。
品质分析显示,晋单69号的容重为789.0g/l,粗蛋白含量为9.86%,粗脂肪含量为4.5%,粗淀粉含量高达71.91%,这些指标都达到了优质玉米的标准。
在产量表现上,晋单69号在2008至2009年的区域试验中,亩产分别为619.2kg和610.9kg,两年平均亩产达到615.0kg,比对照增产14.5%。2009年的生产试验中,亩产更是达到了659.4kg,比对照增产13.5%,这一成绩无疑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栽培晋单69号时,种子包衣是关键,可以有效防治丝黑穗和地下害虫。此外,亩留苗量建议在4000株左右,以确保植株间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晋单69号适宜在山西春播特早熟玉米区种植,它不仅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还能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一品种的成功培育,是山西省农业科研工作者智慧的结晶,也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