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薯9号:西南高原上的马铃薯新星
在云南的高原上,一种名为“凤薯9号”的马铃薯品种正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一品种由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凝聚了杨雄、李灿辉等育种专家的智慧和汗水。
凤薯9号以其鲜食和淀粉类型的特点,成为了中晚熟品种中的佼佼者。它的生育期为96天,株型半直立,小叶边缘波状程度弱,茎部带有紫色斑点,翼形直茎,蓝紫色的花冠近五边形,大中薯率高达84.44%。薯块呈长卵圆形,黄色的薯皮下是中等黄色的薯肉,芽眼浅显,易于加工和食用。
在营养成分上,凤薯9号同样表现优异。干物质含量达到24.55%,淀粉含量为21.99%,蛋白质含量1.24%,维生素C含量高达3.48毫克/100克,还原糖含量仅为0.08%。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其成为健康饮食的理想选择。
抗病性方面,凤薯9号对马铃薯晚疫病有中等抗性,对抗马铃薯Y病毒病和中抗马铃薯青枯病表现出色。在产量上,凤薯9号在两个生长周期中分别亩产2041.9千克和2161.1千克,比对照品种合作88分别增产13.88%和9.92%,显示出其卓越的生产潜力。
栽培凤薯9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播种前要剔除不良薯块,选择健康的种薯;其次,选择壤土或沙壤土,肥力中上的田地种植;播种时,重施基肥,以农家肥为主,辅以复合肥;播种密度控制在4000至5000株/亩;封行后或开花期,使用不同类型的预混合农药交替防治晚疫病。
凤薯9号适宜在西南一、二季混作生态区云南高海拔地区大春季节及中低海拔地区小春季节种植。种植时,需注意土壤疏松,生长期间松土,以利于块茎膨大和薯形整齐。秋冬季种植时,要谨防多雨或土壤积水导致的裂薯现象,并注意防治晚疫病。同时,保持土壤水分均衡,避免长时间的干旱和积水,以防疮痂病和粉痂病的发生。
凤薯9号,不仅是西南高原上的马铃薯新星,更是农民增收的希望。它的出现,为云南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马铃薯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