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稻372:黄淮稻区的高产新希望

2024-07-25 02:22:08 发布

在黄淮稻区,一种名为津稻372的水稻品种正以其卓越的表现吸引着农民和农业专家的目光。由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津稻372,以其国审稻2014043的编号,正式亮相于农业市场。

津稻372,一个粳型常规水稻品种,以其全生育期156.4天的稳定生长周期,与对照品种徐稻3号不相上下。它拥有94厘米的适中株高和18厘米的穗长,保证了每亩有效穗数可达21.4万穗,每穗平均131粒,结实率高达89.1%,千粒重24.6克,确保了其高产潜力。

在抗病性方面,津稻372同样表现出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仅为4.0,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为3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控制在12.5%,中抗稻瘟病,抗条纹叶枯病,这些特性为农民减少了病害带来的损失。

米质方面,津稻372的整精米率达到67.2%,垩白粒率26.3%,垩白度2.6%,直链淀粉含量17.6%,胶稠度78毫米,全面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保证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产量表现上,津稻372在2010年和2011年的区域试验中,连续两年平均亩产601.1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3.9%。2012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664.7千克,增产1.9%,这一成绩无疑给黄淮稻区的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栽培技术要点的明确指导,如适时播种、合理栽插、肥料配合使用、干湿交替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为津稻372的高产稳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最终,经过严格的审定流程,津稻372以其优异的表现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获得了通过。它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为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津稻372,不仅是黄淮稻区农民的新选择,更是高产与优质并重的农业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