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希望】浙鲜19: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新品种大豆

2025-04-17 05:04:47 发布

在浙江省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浙鲜19”的大豆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宠。这个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品种,以其审定编号浙审豆2019001,标志着农业科技的新突破。

“浙鲜19”的诞生,是科研团队朱丹华、傅旭军、杨清华、袁凤杰、郁晓敏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它的品种来源是“浙鲜豆5号”与“开新绿”的完美结合,展现出了亚有限结荚习性和株型收敛的特点。这种大豆株高约58.4厘米,叶片呈卵圆形偏尖,叶色深绿,结荚分散,呈现出镰刀形,鲜荚绿色,荚型中等,茸毛灰色,给人以视觉上的清新感受。

在品质与抗性方面,“浙鲜19”同样表现出色。它的淀粉含量平均为4.01%,可溶性总糖含量为3.2%,品质品尝评分高达87.7,显示出其优良的食用品质。在抗病性方面,它对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株系有较强的抵抗力,对SC18株系更是高抗,但在炭疽病方面表现为中感,需要在栽培过程中注意防治。

产量表现上,“浙鲜19”同样不负众望。2017年区试平均亩产达到667.2公斤,比对照“浙鲜豆8号”增产4.1%,2018年区试平均亩产746.6公斤,比对照增产1.4%,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06.9公斤,比对照增产2.7%。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55.6公斤,比对照增产0.9%,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浙鲜19”的高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提示我们,亩种植密度应控制在1.2万株左右,以确保植株间有足够的空间生长,同时注意防治炭疽病,以保护植株健康。

综上所述,审定意见认为“浙鲜19”是一个晚熟品种,抗SC15株系,高抗SC18株系,中感炭疽病,非常适合在浙江省作为鲜食春大豆种植。这不仅是对科研团队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浙江省农业发展的有力推动。“浙鲜19”,正以其绿色新希望,为浙江省的农业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