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新篇章:石抗39棉花品种引领绿色农业革命
在河北省的广阔棉田中,一种名为石抗39的棉花品种正以其卓越的抗虫能力和高产特性,成为农民的新宠。由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精心培育,石抗39(审定编号:冀审棉2007003号)以其独特的转基因技术,成功融合了Bt+CpTI抗虫基因,为棉农带来了革命性的种植选择。
石抗39的生育期为131天,植株稍松散,株高约95.3厘米,单株成铃多达15.9个,铃重平均6.1克,籽指10.4克,衣分高达40.5%,霜前花率达到了惊人的92.0%。这些数字背后,是科研人员对棉花生长周期和产量的深刻理解与精心调控。
该品种的抗病性同样令人瞩目。在2004年和2005年的抗病鉴定中,石抗39均表现出了对枯萎病的抗性和对黄萎病的耐受性。纤维品质方面,石抗39的上半部平均长度为29.8毫米,整齐度指数85.3,马克隆值4.7,比强度29.5cN/tex,伸长率6.4%,反射率73.1%,黄度7.9,纺纱均匀指数145,这些指标均显示出石抗39在纤维品质上的优异表现。
在产量表现上,石抗39同样不负众望。2004至2005年的区域试验中,石抗39的平均亩产皮棉分别达到了101.4kg和101.2kg,比对照品种DP99B分别增产29.0%和14.8%。2006年的生产试验中,石抗39的平均亩产皮棉为99.8kg,比对照品种DP99B增产21.1%。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石抗39建议在4月15日至20日播种,种植密度根据地块肥力不同有所调整,从高水肥地块的2500~3000株/亩到瘠薄地的4000~4500株/亩不等。足墒播种和适时的田间管理是保证石抗39高产的关键。
最后,推广意见指出,石抗39建议在河北省中南部棉区进行春播种植,这将为当地棉农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也为我国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石抗39,不仅仅是一个棉花品种,更是绿色农业和科技创新的结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