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白糯6号——丰收与健康并重的玉米新宠

2024-08-08 03:19:00 发布

在金色的田野上,郑白糯6号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农民朋友的新宠。这款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玉米品种,以其出色的生长特性和抗病能力,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郑白糯6号的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05040,它继承了母本郑白糯06和父本郑白糯01的优秀基因,展现出了卓越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从东南出苗到收获仅需81天,比苏玉糯1号早熟0.5天,有效积温需求约为2100℃。幼苗时期的叶鞘浅红,叶片绿色,叶缘和花药也呈现出自然的绿色,颖壳同样为绿色,预示着它健康的生长状态。

成熟的郑白糯6号株型半紧凑,株高在178至195厘米之间,穗位高67.5至74厘米,叶片数量为19片,花丝浅粉红色,果穗呈筒型,穗长17.3厘米,穗行数大约14行,穗轴白色,籽粒为硬粒型,白色,百粒重约30克。

在抗病性方面,郑白糯6号经过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的接种鉴定,表现出中抗大斑病和小斑病的特性,对玉米螟有一定的感受性,但对茎腐病和矮花叶病则表现出高抗性。此外,经过扬州大学检测,其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98.02%至98.84%,符合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保证了食用品质。

产量方面,郑白糯6号在2003至2004年的东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34点次增产,7点次减产,平均亩产(鲜穗)达到780.3公斤,比对照种苏玉糯1号增产13.2%,显示出其高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提示我们,每亩适宜种植密度约为3700株,需要隔离种植以防止串粉,授粉后22天左右要及时采收。同时,要注意防治茎腐病、矮花叶病和玉米螟,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经过严格的审核,郑白糯6号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它适宜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上海、安徽南部等地区作为鲜食糯玉米种植。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矮花叶病重发区应慎用。

郑白糯6号,不仅仅是一种高产的玉米品种,更是一种健康、安全的选择,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我们的饮食生活增添了一份健康与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