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兰考的农业新星——“兰考矮早8”小麦品种解析

2024-07-25 02:14:57 发布

在河南省兰考农华种业有限公司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兰考矮早8”的小麦新品种在农业领域崭露头角。这个品种以其独特的特性和稳定的产量表现,获得了国家品审会的认可,成为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晚播组的优选品种。

“兰考矮早8”小麦品种,编号国审麦2003033,源自小黑麦84(184)与90选系的杂交。它展现出了弱春性、晚熟的特点,成熟期比豫麦18号晚2至4天。幼苗半匍匐生长,具有强大的分蘖力和深绿色的叶片,株高约75厘米,株型紧凑,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其穗层整齐,长方形的穗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质地为角质,千粒重达到45克。

在抗病性方面,“兰考矮早8”对秆锈病具有免疫能力,对其他几种病害如条锈病、白粉病、叶锈病和纹枯病表现出中等敏感度,但对赤霉病则较为敏感。此外,它的容重、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等品质指标均表现良好,为面食加工提供了优质的原料。

产量方面,“兰考矮早8”在2002年和2003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432.4公斤和422.4公斤,与对照品种豫麦18号相比,虽略有减产,但差异不显著。2003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409.5公斤,甚至略高于对照品种。

栽培技术要点强调了适宜的播期为10月10日至15日,建议缩小行距并增加播量,以每亩20至25万株的基本苗为基础。在肥水管理上,底肥应占总施氮量的30%,返青起身期结合浇水追施剩余的70%。同时,要注意防治纹枯病、赤霉病和蚜虫等病虫害,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国家品审会的审定意见指出,“兰考矮早8”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的高水肥地中晚茬种植。这一新品种的推广,有望为当地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更稳定的粮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