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棉研39号:棉花界的新宠,产量与品质的双重保证
2024-08-20 04:46:44 发布
在山东棉花研究中心的精心培育下,鲁棉研39号以其卓越的特性和表现,成为了棉花界的一颗新星。这款中早熟品种,以其鲁农审2010016号的审定编号,正式亮相于农业生产的舞台。
鲁棉研39号是由DR43系与118系的一代杂交种,继承了无腺体棉57系与鲁棉研22号的优良基因,以及鲁棉研21号的精选特性。它的植株形态为塔形,叶片深绿,铃卵圆形且较大,吐絮畅,展现出其良好的生长态势。
在产量上,鲁棉研39号的表现尤为突出。2005至2006年的区域试验中,其籽棉、霜前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的平均亩产量均超过对照品种鲁棉研15号,增产幅度在4.3%至7.9%之间。这一成绩,无疑为棉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品质方面,鲁棉研39号同样表现不俗。纤维长度达到30.3mm,比强度30.2cN/tex,马克隆值4.8,整齐度85.6%,纺纱均匀性指数151.5,这些指标均显示出其纤维的优良品质,适合高质纺纱。
此外,鲁棉研39号还具有抗病性,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这大大降低了种植过程中的病害风险,为棉农提供了更多的安心。
在栽培技术方面,鲁棉研39号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每亩2300-2800株,其他管理措施与一般大田相同,易于操作,便于推广。
综合以上特点,鲁棉研39号不仅在产量上给棉农带来了希望,在品质上也提供了保证。它已被审定为全省适宜地区春棉品种,是棉农种植的优选。选择鲁棉研39号,就是选择了一个丰收与品质的双重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