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四号:四川农业的骄傲,玉米界的新星

2024-08-25 05:39:01 发布

在重庆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中正四号”的杂交玉米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稳定的产量表现,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宠。由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和四川中正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这一品种,以其品种认定编号渝引玉2008008,获得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川审玉2005010号认证。

“中正四号”以其中熟特性,在3000株/亩的种植密度下,从出苗到成熟仅需115至133天,平均为124天。它株高259厘米,穗位高94厘米,平均果穗长度达到17.4厘米,穗行数为16.5行,每行平均有35.2粒,呈现出诱人的黄色半马齿型籽粒。这些籽粒不仅外观喜人,其百粒重也达到了31.6克,显示出其良好的生长潜力。

品质上,“中正四号”同样表现不凡。其籽粒容重高达742克/升,粗蛋白含量为9.34%,粗脂肪含量3.88%,粗淀粉含量更是达到了71.95%,赖氨酸含量为0.34%,这些指标均显示了其作为饲料或食品加工原料的高价值。

在抗性方面,“中正四号”同样展现出了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它能够抵抗大斑病,对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和玉米螟具有中抗性,尽管对纹枯病的抗性稍显不足,但这并不影响它在适宜地区的表现。

产量方面,“中正四号”在两年的引种试验中,产量范围在344.0至574.0公斤之间,平均亩产达到475.7公斤,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6.11%,这一成绩在16个试点中12个增产,4个减产,其中减产点主要集中在合川、潼南和长寿地区。

对于栽培,“中正四号”有其特定的要求。它适合在重庆市海拔900米以下地区春播,特别是在合川区禁用,潼南县和长寿区需慎用。3月上旬是育苗的最佳时期,亩植密度应控制在3000株左右,并注意防治纹枯病,以确保这一品种的健康成长和高产。

“中正四号”,不仅是四川农业的骄傲,更是玉米界的新星,以其出色的品质和产量,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